5万亿美元的nvidia开始吓倒世界
日期:2025-11-04 09:35 浏览:
![]()
当前,一个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但却被忽视的变化是,像英伟达这样的超级公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影响力。周龙斌10月29日撰文,英伟达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新的里程碑,市值超过5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6万亿元)。此前市值4万亿美元的里程碑也是由英伟达创造的,两者之间的差距仅持续了133天。如果NVIDIA算作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其市值将在2024年轻松超过德国和日本的GDP总和,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美国股市“七姐妹”总市值逼近22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70%以上。当然,市值和GDP不能简单比较,但不可否认的是,“七姐妹”行为的股票通常代表近22万亿美元的实际财富。如果将其全部兑换成黄金,则几乎可以购买地球上开采的所有黄金。面对庞大的房产规模,很多人不禁疑惑,这个股市惊人的价值背后是否隐藏着巨大的泡沫? 01 2022年,英伟达只是全球众多领先芯片厂商之一,市值近4000亿美元,一半收入来自游戏显卡销售。当年年底,ChATGPT 3.5问世,彻底改变了全球科技产业的走向和格局。它已迅速成为全球热门投资领域。当时英伟达的左手牢牢掌握着GPU,右手则控制着CUDA生态系统。前者为大规模AI模型高速处理海量数据提供硬件支持,后者为AI软件开发者提供软件服务。硬件和软件都在手,NVIDIA近20年的积累,在这一刻终于全面爆发。短短三年内,英伟达市值增长了10多倍,突破了5万亿美元大关。这个规模等于全球十大芯片中剩余九家的市值总和。 Nvidia已经加冕芯片界绝对的王者。与此同时,公司净利润也攀升10倍以上,盈利能力的强劲增长对应着市值的扩大。因此,我直观地猜测,其股票估值仍处于合理范围内。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众多科技巨头的“帮助”。 2025年,微软、Alphabet、亚马逊、Meta、甲骨文五家上市公司预计资本支出将接近4000亿美元,并承诺明年加大投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收购NVIDIA c直接转化为Nvidia的收入和利润。臀部。更令人兴奋的是,OpenAI承诺未来几年将投资超过1.4万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其中5000亿美元将用于购买nvidia芯片。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浪潮席卷全球,每年资本投资达数千亿美元。然而,在这股热潮中,只有英伟达、微软等提供计算基础设施和云服务的“卖鞋人”真正获得了丰厚的利润。相比之下,AI应用本身带来的直接效益与庞大的投入相比,相对显得微不足道。以行业标杆OpenAi为例,Chatgpt 3.5发布仅5天,用户就已突破百万。如今,Openai的周活跃用户已达8亿,用户规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不久前发布的Sora,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OpenAi提供的AI应用是e使用起来很方便,但他们不愿意付费。 “这或许就是AI应用付费率普遍偏低的症结所在。根据OpenAi向股东提交的财报,今年上半年,OpenAi的营收为43亿美元,但亏损却高达135亿美元。同样依赖软件生态的Openai股权Meta,其全球用户基数为35.4亿,2019年营收仅为1645亿美元。” 2024年,Openai将如何实现它的目标,可能是互联网上的一个大问题。不知道是谁硅谷非常看好OpenAi的爆发时刻,从而催生了一个不可替代的市场。在2000年,当互联网第一次进入公众意识时,一群投资者和企业家看到了它的潜力,并对其进行了大量投资。合资公司总投资规模美国的创业资本约为1190亿美元,比前五年增长了13倍,其中约535亿美元(占总投资的45%)流入了互联网相关产业。巨额投资,就连坚称“互联网非理性、偏执”的保守派代表格林斯潘也在2000年代初彻底收回自己的观点,称“互联网是新经济,资本投资新经济才是正确的方向”。谷歌、亚马逊等公司当时刚刚成立,英伟达刚刚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GPU,而思科是当时无与伦比的科技巨头。作为互联网早期的“铲子卖家”,生产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思科就像今天的英伟达。当时的投资者认为,只要互联网市场持续扩大,对思科设备的需求就会增加。投资将会增加。为了迎合市场心理,思科明智地利用“供应商融资”来扩大市场需求。思科向互联网初创公司提供投资或贷款,然后这些初创公司用这些资金购买思科设备,从而继续推动其收入。然而投资者也意识到,虽然各类网站可以通过营销快速积累用户,但普遍缺乏可靠的商业模式,导致企业难以盈利。一场席卷美国科技行业的危机即将爆发,多家标志性明星初创公司因现金流短缺和投资者信心下降而破产。 1995年以后成立的互联网公司有一半以上最终破产。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是美国陷入经济衰退的导火索。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年3月的峰值到2002年10月下跌了近80%。思科也受到了伤害,其市值下跌了近90%。历史总是遵循同样的韵律,人工智能应用的盈利能力在今天也是一个谜。英伟达承诺向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以支持其购买自家产品。一切看起来都很熟悉。如果科技巨头只用利润去投资,那么即使人工智能泡沫破裂,影响也相对可控。然而,为了赢得这场人工智能竞赛,Me 仅宣布创纪录地发行至少 250 亿美元债券,甲骨文也在 9 月份发行了 180 亿美元债券。更令人不安的是,除了这些金融过度行为之外,一些科技公司还与私募股权公司合作,悄悄出售一种复杂的金融产品,以避免借款影响其财务报表。私募股权投资或筹集资金为科技公司建设数据中心,科技公司承诺在未来几年内用租金支付建设成本。多份租赁协议打包d 作为证券,并根据违约风险分为不同的“等级”,以通过私募方式出售以重新筹集资金。这种融资模式的层层风险,不禁让人想起一个可怕的名词——次级抵押贷款。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并最终发展成为全球金融危机。除了未来科技公司因缺乏资金而无力支付租金的风险外,这些数据中心还因AI芯片的快速迭代而面临快速亏损。当其价值低于违约价格时,科技公司可以选择主动违约。贷款建设的大型数据中心将更广泛的投资者与快速行驶的人工智能列车紧紧捆绑在一起。虽然链条的一环能够带来更多的稳定性,但是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链条的反应是难以估量的。嗯,世界各地对人工智能的巨额投资是基于这样的假设:硅谷利可以花钱实现人工智能(AGI)的通用技术,就像互联网一样,让全球的公司和用户为其付费,并再次改变世界。 03电影《大空头》的原型迈克尔·伯里早在2005年就开始做空“次级抵押贷款”,并成功预测了2008年美国股市的崩盘,周五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了含糊的警告。有时我们会看到气泡。有时,我们仍然可以有所作为。有时,获胜的唯一方法就是不玩。很难知道巴里这次嗅到了什么信号,但至少他对当前美国股市的态度绝对不乐观。悲观主义是一种观点。伯里卖空“次级抵押贷款”的初期,正处于狂热上涨阶段,有时给伯里造成惨重损失。从美国科技巨头披露的三季报来看,他们的整体盈利能力为仍在改善,有助于产生正现金流,至少为明年的资本支出提供保护。这样一来,NVIDIA就能继续玩下去,也许用不了多久,它的市值就会达到新的里程碑。 AI行业可能不会摆脱不断演变的技术成熟度曲线而陷入泡沫破灭的低谷。值得欣慰的是,此事引起了业界的广泛讨论,或许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世纪之交的互联网热潮实际上引发了世界的巨大变化,今天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也可能给人类世界带来颠覆性的变化。永远不变的是,即使你走上牌桌并下了正确的赌注,你也可能笑不到最后。在世纪之交的互联网泡沫时期,一些公司永远倒闭,而一些幸存下来的互联网公司成为了今天的科技巨头。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呃,“七姐妹”中哪些企业能笑到最后呢?一个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但却被忽视的变化是,像英伟达这样的超级公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影响力。纵观《赛博朋克2077》游戏世界,由于经济危机、地缘政治冲突、企业过度扩张等一系列因素,政府的话语权急剧下降。各行各业的超级企业填补了这一空白,成为世界秩序真正的掌控者。 《赛博朋克2077》中虚构的场景似乎正在变成现实。 “巨无霸”。更不用说未来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后,超级公司只需改变算法,就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产生对自己有利的内容。在政治方面,美国企业的支出每年都清晰地列在财务报表中,而且每年都在增加。排除的情况并不少见杭格投资享受政策优惠。美国总统选举的背后,离不开超级企业的影子。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不仅大肆为特朗普拉选票,还直接干预美国政治,公开在政府部门任职。即便是在大国博弈中,英伟达CEO黄延森也多次反对美国芯片出口禁令,其产品也成为讨价还价的筹码。不仅在美国,美国股市“七姐妹”的CEO们都非常自豪。无论走到世界哪里,他们都可以成为当地政府的座上宾,接受国家元首级别的高层采访。此外,这些过剩公司变得“太大而不能倒”并且难以修复。美国司法部2020年对谷歌发起反垄断诉讼,查封五年后,美国法院认定谷歌违反了反垄断法AWS,但谷歌不必出售 Chrome 浏览器,只需在有限程度上共享数据。这意味着美国司法部在花费数百万美元的律师费后所获得的实际效果相当有限。过去十年来,谷歌多次被指控违反欧盟反垄断法。即使支付了数十亿美元的“保护费”,谷歌仍然“知道自己的错误,拒绝改正”。在超级公司的垄断下,初创企业更难持续下去。最后看来只有两条路,要么从超级公司手中拿到股份,要么轻易被超级公司模仿并挑衅。眼下火热的所谓创业公司openai,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无名之辈。除了家喻户晓的马斯克外,全球在线支付平台PayPal联合创始人Peter Thiel、LinkedIn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等大咖也纷纷慷慨解囊向Open捐款人工智能。超级公司日益增长的全方位影响力已成为房间里的大象,显而易见但集体被忽视。随着少数企业成长为超级公司,政府、企业和公民之间的平衡正在发生变化。当政府控制秩序时,公民选举约束政府行为,这是制定政策时考虑公民利益的必要条件。超级公司只对少数股东负责,以盈利为首要目标。如今,政府对超级公司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公民的生活离不开超级公司提供的服务。谁来平衡超级公司的力量?一个由算法统治、由资本驱动、由超级公司维护的世界或许比人工智能泡沫的破裂更令人担忧。 *文字的冰川思想库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禁止转让,否则追究第一性总务安全新搜狐,Se更多